贾治邦:林业要走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之路


  北京3月7日讯 (经济杂志记者 文丽)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林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林业要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过去我们在林业经济上的做法是“把上头一截,把下头一截,把中间的拿走”,现在我们要全部拿走,“吃干榨尽”。 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我国更加重视林业发展,如何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林业已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有效途径,国家将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增加森林碳汇功能。 贾治邦说,我们要把强化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务求取得更大进展。要坚决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小企业,下大力气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明确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和时限,通过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提高节能环保水平。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把资源“吃干榨尽”。要实行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把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到各市和企业,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进行考核,保障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要强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使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共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国家林业局把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林业建设的旗帜和方向,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 贾治邦说,发展现代林业是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是林业工作的总要求,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的核心和主题,共同成为林业建设的旗帜和方向。 发展现代林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努力提高林业的多种效益,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只有发展现代林业,建好林业三大体系,特别是实现生态良好,才能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高级的文明形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崇高目标,也是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全国提出的根本要求。之所以要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贡献。这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对林业建设的根本要求。 发展现代林业,必须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在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中,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林是山之衣、水之源,是野生动植物种群的主要栖息场所,是生物物种的基因库。科学家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喻为地球之肾,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把荒漠化喻为地球的一种很难医治的疾病。这“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建设和保护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地球的健康,关乎着人类生存的根基。只有长期地建设和保护好地球这一人类共同生存的绿色家园,人类才能永远地在这块绿色家园中繁衍生息、发展进步;只有山更绿,水才能更清,天才能更蓝,我们的家园才能更美好。 他表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各级林业部门将采取四方面措施: 一是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是加快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构筑以三北防护林为主体的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屏障和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防风消浪绿色生态屏障。确保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50%以上可治理的沙地得到有效治理,60%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 三是加快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经济支撑,力争在森林经营、木本油料、竹藤花卉、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和林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 四是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最后,贾治邦强调,我国各级林业部门将采取推进林权改革,加快构建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等四方面措施,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多种功能,确保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生态良好的国家。